1.装载量
为了减少风险,一般要从安全系数来考虑海鲜的运载量,特别是运输名贵鱼虾时不要用最大装载量来运输。最佳装载量应据鱼的大小、鱼的种类、水的硬度与温度、搬运的方法等不同而确定,并要从经济效益来考虑。
2.运输前的处理
运输前的处理工作主要是停止投饵、清肚。停止投饵的目的是使鱼肠内食物消化干净,减少运输时对水的污染,温水性鱼类在夏天只需要量天即可完成清肚,而冬天则需3-5天,具体应视海鲜种类而定。同时也可以进行消毒及防病工作。
3.运输用水
运输用水按海鲜种类不同而异,均应与海鲜原来生长环境的水体相同。最好选用地下硬水,因硬水具有缓冲二氧化碳的作用,对提高被输送海鲜的成活率有很大帮助。冷水对运输海鲜有好处,但若温度急速下降,会导致鱼的昏迷,因此降温时必须要缓慢进行。换水时,新换的水要和原来的水质相似。
4.盐类的添加
在运输用水为淡水时,最好添加0.2%的氯化钠及氯化钙,这样可以减少鱼类表皮的损伤;因为在搬运时有些鱼的鳞片、粘液脱落使表皮受损,造成鱼体内渗透压不平衡,极易得病。
5.监测水质
在运输海鲜时要经常测定水的PH值,海水鱼对酸性有轻度敏感,故需加些缓冲剂,以保持水的PH值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