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养殖,水质好坏是养殖的根基。有效的测好水质再投饵养殖,可以增加养殖效益。
一、测水温定投饵量
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份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鳊鱼重的50%,7月~9月份,当水温上升到25℃时,日投草量可稳定在存塘草、鳊鱼重量的80%。以后随着水温下降,投草量亦相应减少。在整个投草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按“四定”投饵法进行。
二、测水透明度定施肥量
池塘养鱼最适宜水体透明度为25厘米~30厘米。透明度过低,说明水中肥料过多,光照能力降低,溶氧减少,这时鱼对饲料的消化力降低,抗病能力减弱,此时应减少施肥量或立即停止施肥;如水体透明度过高,说明水中肥料缺乏,浮游生物过少,塘中鲢、鳙等肥水鱼因缺饵而生长缓慢,抗病力减弱,这时要多施些肥料,一般每5天~7天施1次,每次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公斤~80公斤或化肥2公斤~4公斤。在施肥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交替施用,而且有机肥需经过发酵腐熟,化肥需氮、磷、钾搭配施。
三、测水pH值调节酸碱度
鱼类适宜生长在中性或微碱性水体中,但养鱼塘常因有机质存量大,水质常呈酸性,因此,鱼塘水体要经常进行检测,并及时调节水的酸碱度。具体方法:常年养鱼,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20公斤~25公斤溶解后全塘泼洒,每半月1次,这样,能使鱼处在最佳的生长水域环境中。必须注意:当pH值高于8.5时即不利于鱼类生长,pH值超过10或低于4.5 时,就会引起鱼类死亡。
四、测水中溶解氧定投饵量
溶氧不仅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而且水中含氧量多少对鱼类的摄食量、饲料利用率和鱼体增重率都有很大影响。因而适宜的溶氧指标不能以鱼类是否浮头为标准,而应以保证鱼类食欲旺盛等正常生理需要为度。虽然鱼池中过饱和氧对鱼类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在饱和度很高时会引起鱼类气泡病,溶氧过低则会引起鱼类浮头和泛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