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海参”,就是按照传统工艺加工的干海参。所谓的传统工艺,是指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按照一定的计划配额,采用既定价格回收干海参所采用的加工方法,也是封建社会宫廷贡品海参所采用的加工方法。传统的加工工艺,考虑的是不破坏海参的营养价值和便于储存,此种方式加工的海参质量最佳,乃上上品!
当今市场上的淡干海参、盐渍海参、即食海参等大家较为熟悉,很少有人听说国标海参这个概念,从字面理解,就是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海参。在此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传统工艺的加工流程及国标海参的外形特征。
国标海参的生产加工流程:
第一步,在活海参的尾部的背部,顺着海参的方向切开一个小口除去体内的肠子(体内也只有肠子,在繁殖季节是会有一些海参的卵,也就是海参花),刀口长度小于海参体长的三分之一,为何这样开刀?为的是可以直观的看到海参肉壁的厚度,以了解海参的生长年限等信息。现在的海参的加工方式很少采用这种开刀方式,主要是因为看起来不美观。
第二步,将海参放入滚开的沸水中(可以是海水、也可以是淡水,但绝对不能加盐,水量必须没过海参),开始炖煮,要求使用质量最优的煤炭,十足的活力,这里所说的炖煮是不需要盖锅的,用铲子不停地搅拌以防止海参贴到锅壁上,如果贴到锅壁上会使海参化皮的,一锅海参自沸腾开始算大约需要炖煮30直50分钟方可。
第三步,将煮到时间的海参从沸水中捞出,放入坛罐等容器,一边放海参一边加盐,将海参和盐拌在一起,最后盐没过海参封存20天以上。从加热到加盐为的只是一个目的:脱水——让海参脱水,因为海参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是加工干海参的必经过程,这个过程海参体内不断释放水分,所以加盐再多也不会沉积到海参体内。
第四步,海参加盐脱水20天以上后,将海参捞出,容器中的海参汤倒入锅内开始加热(可适量再添加些淡水,准备进行第二次炖煮海参,这是海参再次脱水的过程)直至沸腾,将海参投入沸腾的锅内不停的搅拌30—50分钟,达到将海参捞出水面表层立即干燥最佳。不要以为会把海参煮烂,海参很耐煮的。海参经过每一个步骤都在变小。
第五步,从沸水中捞出已达到脱水最佳状态的海参,投入到准备好的木炭中搅拌,让海参表皮黏上木炭后开始晾晒,在太阳底下连续暴晒五六天,停两天,让海参将体内的水分向体表溢出,然后再继续暴晒五六天,再停两天,这样循环往复,连续一个月左右即可。
这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海参传统的加工工艺,听老一辈人讲,这样的干海参的营养价值要高于鲜海参的营养价值,这可能与木炭和海参会产生一定反应以及和日晒有关,木炭更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让海参不易受潮,可以储存更长时间。
国标海参表皮颜色有木炭的颜色,但不是纯黑的有点微蓝的感觉,拿到手里会让你的手黏上木炭灰。
当今海参的加工工艺有了很大改变,市场经济体制下,选择加工方式更多的是考虑经济利益。而传统加工工艺更能保持海参的营养,加工的海参才是干海参的上上品。